2025年5月19日,受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的邀请,板栗研究中心主任、板栗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京政教授、于立洋博士一行赴重庆市璧山区青杠街道石河社区开展“板栗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推广示范”技术培训。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与竹类研究所所长童龙、高级工程师李秀珍、高级工程师唐佳佳、助理工程师马梦,壁山区林业局党组成员/东风林场场长任廷勇,当地板栗技术骨干、栗农等参加培训与交流。
璧山区板栗,栽培历史1000多年,生长期长,品质优良,供不应求,是我国西南地区板栗的典型代表。但由于管理粗放,板栗树体高大,管理难度大,单产很低,极大影响了当地栗农种植的积极性。今年2月底—3月初,张京政安排2名河北省板栗技术骨干,赴璧山区对板栗大树采用抓大放小的方式,重落头、疏除大枝,大幅度降低了树体高度。
针对板栗树当前的生长状态,张京政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技术措施,确保板栗树明年大幅度提高产量;根据当地的雨热条件充足的现状,详细讲解了板栗新生枝条的摘心、去叶的具体方法和作用特点;根据不同大树的生长状态,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方案,讲解了冰板栗的加工方法和销售方案。张京政表示,板栗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愿意在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当地技术人员和栗农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很大,大家信心十足,将学习的新技术、新理念尽快落实到位,争取璧山区板栗早日丰产丰收。
当日下午,张京政一行赴重庆文理学院智慧农业学院考察交流。智慧农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翰昌教授介绍了智慧农业学院的办学特色、科研成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
张京政教授介绍了板栗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板栗数字智能水肥精准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情况。针对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张京政教授、孙翰昌副书记、李秀珍高级工程师就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达成合作意向,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方均以此次合作交流为契机,不断推动林果产业的智能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编辑:孙艳敏 审核:王荣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