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6月,我校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成为了创城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他们在校园内外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公益志愿活动,提高市民和同学们对创城的知晓率、参与率,用火热的青春年华为创城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街头,他们是交通协管员。长江西道和六盘山南路交叉口是个交通繁忙路段,行人多、车流量大。有一天,这里出现了一群年轻人:
“阿姨,请您把电动车往后退一点,这样停在马路中间,来往的车辆很容易撞到您。”“大爷,您走路一定要在人行道上,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抄近道。”
这些交通协管员是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烈日下,他们把写着“一纸一屑煞风景,一举一动显文明”“亲人盼团圆,切望安全归”等内容的标语牌高高举过头顶,呼吁市民文明出行,共创文明城市。

“我们用班费制作了8种文明标语牌,倡导文明交通,呼吁市民保持环境卫生。在我看来,创城人人都应参与,我们大学生就以一种充满激情的方式参与进来。”艺术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张俊义说。
在社区,他们是创城宣传队。社区里同样有这群年轻人的身影。艺术学院的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半岛书香小区,在小区的门口、人行道和中心广场上,志愿者们顶着烈日,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手册》发到所见到的每一位居民手中。

行走中,他们主动拾起地上的白色垃圾,不放过任何一个边边角角,居民看到后深受感染。“这些孩子只要看到路上、草坪里有一点点纸屑都会弯腰捡起来,年轻人的这种热情感染了我,每天上下班路上再匆忙,也应该注意保护环境,这是我们的家啊!”半岛书香小区居民李鑫说。
不仅仅在社区,这群充满激情的学生把创城工作宣传到了更多的地方。在开发区宣传部的指导下,大学生志愿者们承担起了开发区展园、森林体育公园、开放广场“秦皇岛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服务工作。他们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佩戴“文明引导员”的袖标,向来来往往的行人发放创城手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每个服务站还都准备了应急药箱、针线包、雨伞、手机充电器等便民用品,以备群众的不时之需。
在校园,他们是美德传递者。每到周末,学校的创新创业平台都会聚集一批十来岁的孩子。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走进教室,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围过来。志愿者们一边俯身回应着孩子们的热情,一边拿出精心准备的水彩笔、陶艺模具、乐器,和孩子们一起弹琴、绘画,在艺术的海洋里遨游。

原来,艺术学院的志愿者们利用周末时间免费教孩子进行艺术创作。“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走进艺术天地,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激发孩子的艺术细胞。创城不仅是关乎外在环境,更要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我们想用专业知识和公益之心,把内心的美传递下去。”张俊义说。
志愿服务,乐人又乐己。为让更多的同龄人有一颗奉献之心、公益之心,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在开发区校区举办了学雷锋主题书画展,“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学生们用一幅幅作品呼吁大家常怀奉献之心、践行雷锋精神。

大学生志愿者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阳,他们把内心的光和热撒向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用一言一行带动他人,共同创建文明之城。(编辑:孙艳敏 审核:李学锋)